超赢版破解版《补充资本政策在路上 中小银行风险或实质性缓解》:长期以来,中小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中小银行共4005家,资产规模近80万亿元,占整个银行业体量约25%。其中,有605家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于10.5%的最低监管标准。由于绝大多数为非上市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更为狭窄。 此前,国务院金融委多次提及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在今年开年首次会议上就提出,要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促进提高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能力。
金融观察
补充资本政策在路上 中小银行风险或实质性缓解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日前召开,与一季度例会相比,此次会议新增“坚持总量政策适度”,强调货币在支持实体经济恢复的同时,也要重视“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政策的‘直达性’”。 此次例会内容对于理解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向具有重要信号意义,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开展下半年工作明确了方向。业内专家认为,伴随疫情防控整体态势的稳定,企业复工复产进程提速,央行将更注重保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特别是此次会议突出强调“可持续发展”,对于银行业而言,更要进一步通过提高金融供给精准度,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实现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进一步优化信贷投放结构 重点布局服务小微、制造业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了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政策方向。特别是进一步强调“可持续发展”,表明货币政策应保持适度,虽然调节会更多、频率更高,但幅度不应太大,不会搞大水漫灌。 今年来,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央行综合运用并创新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6月初,央行更进一步推出两项直达实体工具,并发布进一步做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指引。 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银行机构为超过四成的中小微企业到期贷款提供了再融资支持,同时,融资成本也进一步降低。今年1至5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03%,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67个百分点。一季度,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4.32%,较年初下降0.46个百分点。 在此基础上,本次例会进一步指出,要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并提到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信用贷款、制造业贷款比重。 业内专家分析,会议更加强调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意味着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落实新创设的直达实体工具,更加倚重政策的结构化、精准化,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信用贷款、制造业贷款比重。这对于银行业而言,意味着下半年在进一步支持小微、制造业方面,将迎来更多政策利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次例会要求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对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着墨较多。下半年,监管层会进一步挖掘结构性货币政策潜力,除了现有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外,还有可能围绕再贷款推出新的直达实体工具。 在积极的政策信号下,银行业明显加快了对小微企业、制造业信贷投放的脚步。如在服务制造业方面,民生银行近日提出了“力争实现全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25%”的增长目标;兴业银行也宣布,专项安排300亿元贷款额度,加大先进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有效强化风险防范 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 本次例会指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相对一季度例会的新增表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在要求支持实体经济恢复的同时强调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不仅要解决短期经济恢复问题,还要考虑经济长远发展。对银行而言,一方面需要在支持实体经济过程中,综合考虑短期和长期,围绕经济发展趋势做好信贷投放;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自身资本金补充,稳定负债成本结构,有效管理风险,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以持续服务实体经济。 专家普遍认为,在此次例会突出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基调下,对银行而言,需要更加注重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的平衡,这意味着防风险仍将是下半年的一项重点。 王青强调,在经济边际回升态势基本确立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将从之前的重在“救急纾困”,逐渐转向更加重视稳增长、保就业与调结构、防风险之间的平衡。重点便是不搞大水漫灌,不能留下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后遗症”。 董希淼认为,银行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风险相互传导和强化,甚至交叉感染。为此,尤其要提高金融供给精准度。对于有效防范风险建议,一方面,银行业可通过提升金融资源供给的有效性,避免向“僵尸企业”新增资金支持,并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处置不良资产;不违规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供资本金,或向不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供融资,更不接受空壳公司贷款、重复抵质押。另一方面,也要提升金融资源供给的适度性,避免因过分强调支持实体经济,放大信贷投入,不顾企业实际情况盲目加大供给;也应避免因过分强调防风险,片面采取抽贷、断贷等过激手段,造成“处置风险的风险”。 夯实稳健发展基础 资本补充节奏加快 充实的资本金是银行业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从近期数据看,银行业信贷投放维持高位,新增投放结构有所优化,存款基础进一步夯实。但也要看到,金融机构向企业让利将使得银行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中小银行外源资本补充需求加大。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一季末,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5%和12.81%,低于去年末的12.70%和13.13%。 为缓解资本压力,永续债等方式成为今年银行业补充资本的重要工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银保监会今年内已批准18家银行发行永续债,其中以城商行为主的中小银行成为主要发行主体。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助理总经理李茜认为,大型商业银行整体盈利稳健,创新资本补充工具的陆续发行使其资本充足水平良好。但由于信贷投放需求增加,且内源资本补充减弱,中小银行资本有待夯实。5月份,中小银行永续债发行数量明显增加,后期中小银行仍存资本补充需要。 国常会:允许地方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 一是优先支持具备可持续市场化经营能力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增强其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保就业能力。 二是以支持补充资本金促改革、换机制,将中小银行完善治理、健全内控机制等作为支持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条件。 三是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银行及股东主体责任、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在全面清产核资、排查风险并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的前提下,一行一策稳妥推进补充资本金,地方也要充分挖掘其他资源潜力给予支持。 四是加强监管和全过程审计监督。对专项债合理补充资本金建立市场化的到期及时退出机制,严防道德风险。 专项债以何种形式注入中小银行备受市场关注。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表示,此次会议提到的通过可转债方式来补充资本金,属于间接注资,更偏向于市场化行为,是一种债务关系。以前没有相关的操作,是一种创新性的思路(比如发行对象不同),为未来进一步改革留下伏笔。 可转债属于混合资本工具,商业银行发行可转债的初衷在于通过促使投资者转股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用可转债去补充银行的资本金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要债转股。可转债在发行之后转股之前,募集资金减去债底的部分可以计入资本公积,但比率较低,转股后才能可以全额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从补充资本质量看,转债无疑要高于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未转股前,银行需要支付的可转债利息也明显低于其他资本工具。但是,转债转股需要与投资者互动和博弈,耗时更为长久,从已有的转股案例来看,一般耗时2-5年。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曾提到,支持地方向部分高风险中小银行注入资金、可变现资产,或者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注资的方式,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金融委: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长期以来,中小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中小银行共4005家,资产规模近80万亿元,占整个银行业体量约25%。其中,有605家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于10.5%的最低监管标准。由于绝大多数为非上市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更为狭窄。 此前,国务院金融委多次提及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在今年开年首次会议上就提出,要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促进提高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能力。 金融委办公室5月27日发布消息称,将出台《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加快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把补资本与优化公司治理有机结合起来。 为进一步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扩大险资运用空间,银保监会5月底发文,放宽险资投资的资本补充债券发行人条件,取消发行人总资产不低于1万亿元,净资产不低于500亿元的要求,取消发行人外部信用等级AAA级的要求;同时取消可投资的二级资本债券的债项评级(AAA级)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债项评级(AA+级)要求。 不过,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中小银行总体运行稳健,虽然不良资产略有上升,但是风险是可控的,主要经营指标和监管指标都处在合理区间。 值得关注的是,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利好政策已在路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金融委发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银保监会曾多次表示,推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是其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专家预计,下一阶段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或进一步拓宽,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有可能得到实质性缓解。王青预计,部分中小银行还可能通过改革重组等方式,引入外部资金。
财经热点
银行垂涎券商牌照良久 混业经营格局破题可期
近日,关于对商业银行开放券商牌照传言的议论甚嚣尘上。虽然证监会已官方回应:关于如何推进高质量投资银行的发展,有多种路径选择,现尚在讨论中。但事实上,对于券商这块牌照,银行早已垂涎良久。 国有六大行:离全能银行有多远? 在国有六大行的九大类金融牌照类目下,从持牌数量上看,牌照最为齐全的当属中国银行(同时拥有香港和内地券商牌照),独缺信托牌照。建设银行有八大类牌照(香港券商牌照已有,内地券商牌照尚无),缺少一块消费金融牌照。 对混业经营而言,不少人将目光聚焦在券商、基金、期货这三块牌照之上。相较而言,这三类牌照属于轻型业务牌照,其盈利方式主要以管理费等中间业务收入为主,归属于证监会体系之下。 在银证分业监管的大背景下,银行系在香港设立证券子公司,以“X银国际”的曲线救国之法在全国性银行中已然普遍。为此,在券商牌照上,将内地和香港持牌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其中,中国银行旗下同时拥有内地和香港券商牌照,其余五大行旗下只有香港券商牌照。 众所周知,券商牌照是一个大的统类,内部存在很多细项,如证券经纪、证券资管、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咨询及证券交易等业务牌照。银行系的全牌照券商未必能一步到位,因此不少银行从投行业务持牌开始。 在银行系基金公司中,无一家是由银行100%持股。在六大行中,目前仅邮储银行一家尚无基金公司。中信建投研报称,近年来,各大银行基金子公司管理资产规模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工商银行的基金子公司盈利能力仍处在第一位,但与其他银行,尤其是建行的差距在逐渐拉近。 银行系期货公司数量寥寥,且全部是全国性银行,六大行独占三家。2008年,中国银行通过旗下孙公司中银国际证券注册7500万元设立中银国际期货;2014年,建设银行控股的建信信托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控股良茂期货,并于4月更名为建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工商银行则通过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从事相关期货及期权合约的买卖。 不同于前三类,保险、信托、金融租赁、金融资产投资、消费金融、理财子公司这六大类牌照从事的业务多为高资本消耗类别,盈利方式以传统利差收入为主,归属于银保监会体系监管。 在保险领域,中、农、工、建、交五大行旗下均至少设立一家保险公司。近两年,五大行银保子公司皆实现盈利。但中信建投杨荣认为,过于依赖银保渠道使得其急需转型,盈利能力明显不足。 在信托领域,六大行中建行和交行获得了信托牌照。近两年,该两大银行发展势头良好,资产规模稳步上升。 在金融租赁领域,前不久,中行综合经营再扩容,中银金融租赁正式成立,六大行中仅邮储银行的金融租赁公司处于拟设立状态。从资产规模上看,工行的工银租赁资产规模最大。截至2019年末,工银租赁总资产2709.81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34.36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交银租赁,该公司的总资产为2531.19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30.21亿元。今年3月,建信金租完成增资30亿元,总注册资本升至110亿元引发关注。 在金融资产投资领域,除邮储银行外,五大行都已建立金融投资公司从事债转股业务。据五大行年报显示,五家金融AIC的总资产规模已从2018年的150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416亿元,创造的净利润则从2018年的11.47亿元增长至19亿元,增幅分别高达192.87%和65.65%。 从实际操作看,消费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零售贷款不足有所弥补。截至目前,六大行中中行和邮储银行获得消费金融牌照。中国银行以42.8%的持股比例为中银消费金融第一大股东,邮储银行则以70.5%的股比成为中邮消费金融的第一大股东。 六家国有大行的理财子公司均已正式开业经营。近日,多家银行启动理财产品的迁移工作,理财子公司承接母行产品提速。分析人士指出,迁移工作的提速,意味着理财子公司的运营逐步迈向正轨。 12家股份行:偏爱金融租赁和理财子公司 如果说六大行的牌照之争体现的是通往全能银行的战略布局,那么在12家股份行中,混业金控则初现端倪。 以央企发起的金融控股公司——招商局集团为例,其旗下拥有招商银行、招商证券、招商信诺人寿、博时基金、招银金融租赁、招联消费金融、招银理财、海达保险经纪等多个金融牌照。 作为地方金控平台的典型代表之一—天津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旗下有渤海银行、渤海证券等金融机构。 站在光大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背后的靠山,是作为非银金融控股的金融集团的典型代表,分别是光大集团、平安集团和中信集团。2002年这三大集团就被国务院批准进行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目前,光大银行获得香港券商、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和理财子公司四块牌照。 在12家股份行中,金融牌照数量最多的类目是金融租赁。目前已持牌的有8家,拟设立的有两家,仅平安银行和渤海银行两家未拥有该牌照。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73家金融租赁公司的注册资本合计接近2500亿元,超过100亿元的金融租赁公司有3家,分别为工银金融租赁(180亿元)、交银金融租赁(140亿元)、国银金融租赁(126.42亿元)。其总资产规模达到3万亿元左右,但分化较大,全国性银行优势明显。其中,工银金融租赁、交银金融租赁和国银金融租赁3家总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 在九大类的金融牌照类目下,成立理财子公司的热情尤为高涨。距首批银行理财子公司获准开业已过去一年,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30家商业银行宣布成立理财子公司,其中A股上市银行20余家。正式开业运营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有12家,中信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于近日获批开业。截至4月末,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合计25.9万亿元,运行总体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12家股份行中,尚无落地一块金融资产投资(金融AIC)的牌照。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平安银行三家处于拟设立的状态。 5月28日晚,浦发银行公告,董事会经表决通过《公司关于设立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该行出资100亿元人民币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也是今年首次有银行放出信号拟筹建金融AIC。 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在去年公告中称拟成立金融AIC,但目前尚未披露进展。 根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标准为10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此外,入股资金应为自有资金,不得以债务资金和委托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入股。因此从准入门槛来看,目前已入局的金融AIC主要以国有大行为主。 牌照之争背后,混业经营还有多远? 目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已持续近三十年,但金融交叉的现象一直存在。有业内人士称,金融机构交叉持牌和综合化经营的方向早在2014年就定了。 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明确提及“研究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交叉持牌,支持符合条件的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期货业务牌照……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以相互控股、参股的方式探索综合经营。” 相关业内人士称,只是当时适逢2015年股灾及2016年起始的供给侧改革,防范金融风险的浪潮将交叉持牌这一政策往后推了近五年的时间。 以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商业银行将持券商牌照”一事来说。据统计,目前共有18家银行直接或间接拥有券商牌照(含在港中资券商,其中5家为境外银行控股、13家为境内银行控股),但无一家地方性银行。 目前仅中国银行和国开行拿到内地券商业务开展的牌照。但据财新周刊报道,因受制于规则,这两家银行系券商与母行还是分业经营,内部协同并没有打通,竞争力处于行业中等偏后。 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王剑在研报中指出,银行获得券商牌照后,更多地是完善服务客户的手段,投行业务可能更多作为一种竞争的辅助手段,而其直接带来的利润是相对有限的。 以2019年数据计算,整个证券行业的净利润为1231亿元,仅占全部商业银行的6%。以中国银行为例,旗下的中银证券2019年净利润为8亿元,仅占中国银行整体净利润的0.4%。而且中银证券的ROE也没有中国银行高。 一大型券商银行分析师表示,牌照意味着入场券,手持多家牌照方便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但不意味着能力。 此事在券商业内部也掀起一场大讨论,观点不一。其中一种看法是,银行获得券商牌照将会加速券商行业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兼并重组,航母级券商出现的速度会明显加快。且如果头部银行可以获得券商牌照,则意味着头部券商也有可能获得银行牌照。混业经营格局破题,券商中也有望出现更大的金融控股集团,改变现在券商头部不强,市值偏小的现状。 据媒体报道,会有两家商业银行率先试点券商业务。那么这两张券商牌照将花落谁家?国泰君安以综合经营、利润贡献、子公司实力等维度评判,认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可能性较大。 6月29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回应均称,未了解相关信息,不对市场传言予以评论。兴业银行在股东大会上也回应称,我们国家也经历了从混业到分业的过程,现在又有了混业的需求,但这个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对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当然,我们会密切关注,未来随着市场变化及改革不断深入,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降额封卡大潮袭来 信用卡业迎来一场大考
信用卡降额封卡大潮愈演愈烈,从国有大行到股份行,业务收紧态势正在全面蔓延。透过网络舆情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用户遭遇卡片被停掉、被降额、被限制交易,有人还完款就被降额,从十几万直接被降至零…… 降额封卡大潮 6月29日,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关于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合理使用信用卡,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适度透支。 在文件开头,银保监会提到原委:“根据信用卡业务的一些投诉热点和消费误区”。银保监会并称,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较快,已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居民消费、方便居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这很难不令人联想到近期以来愈演愈烈的信用卡降额封卡大潮。从国有大行到股份行,信用卡业务的收紧态势正在全面蔓延。 透过网络舆情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用户遭遇卡片被停掉、被降额、被限制交易,有人还完款就被降额,从十几万直接被降至零…… 恰逢疫情时期,于是银行又一次背上了“晴天送伞、下雨收伞”的骂名。银行还陷入一种囚徒困境:谁收的早,谁的损失就越小;谁收的晚,谁就遭殃。如此一来,会倒逼银行变本加厉进行收缩。 银行此举,既有主动加强风控的考量,也是监管不断升级的结果。6月24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剑指信用卡业务的诸多乱象,包括:虚增客户偿债能力或违反“刚性扣减”规定,突破总授信额度上限管控;预借现金业务额度设置过高,不符合审慎管理要求,资金用途管控不力,违规流向非消费领域。 不管是突破总授信额度上限管控,还是不符合审慎管理要求,说到底就是风控不严、故意放水,这在近年信用卡大跃进中屡见不鲜。 2019年7月,上海银保监局连发6张针对信用卡业务的罚单。其中,上海银行、招商银行等未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制度;兴业银行对部分信用卡申请人资信水平调查严重不尽职;浦发银行对部分信用卡申请人收入核定严重不审慎。 去年8月,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同样直指信用卡授信不审慎等突出风险问题,要求各银行加强防范银行卡账户开立风险、严格信用卡授信管理、加强银行卡交易监控。 Q2不良压力大 过往有多松弛,眼下就有多紧张。如果疫情没有发生,监管趋严、业务收紧也是意料中事,不过会以更温和、平缓的方式降临。当疫情犹如黑天鹅,对信用卡资产质量形成重大冲击之际,业务调整也就以相对剧烈的形式出现。 据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止到一季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918.75亿元,相较2019年末大幅增加23.7%,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7%。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早前披露,一季度信用卡贷款减少3300多亿元,当季末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52个百分点。而疫情对信用卡资产质量的影响,在二季度会更加明显。 在日前举行的招行股东大会会后交流中,行长田惠宇称,疫情对资产质量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信用卡。信用卡贷款逾期和入催金额在2月和3月达到高峰,4月环比下降,目前信用卡贷款需要逾期90天才计入不良贷款,这意味着5月是信用卡不良生成的高峰。 财报显示,一季度,招行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贷款66.29亿元,同比增加26.91亿元;截至3月末,招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89%,较上年末升0.54个百分点;信用卡贷款逾期率4.13%,较上年末升1.40个百分点。 二季度过后,信用卡坏账风险几何?到目前为止,市场预期并不悲观。中金研报提到,信用卡风险暴露追根溯源,短期源自疫情冲击,更多是消费信贷业务高速扩张后必须的业务调整;预计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和失业率数据回复至常态,信用卡不良压力暴露节奏将逐步放缓。 东方证券认为,信用卡及消费贷已渡过“野蛮生长期”,当前行业监管较为规范,抗风险能力较非典及次贷危机时期显著提升;预计2020年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中枢约在1.70%,较2019年末上升7个基点,不良率波动范围在1.50%-2.00%之间。
银行违规查询个人征信报告事件并非偶然
从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披露的罚单中了解到,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由于未经授权查询征信信息等违法行为数罪并罚,处以警告和罚款347.5万元。 根据披露的罚单显示,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的违法行为有4项,分别为:1、超期向人民银行报备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资料;2、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3、违反征信信息查询规定;4、未按规定立即停用调离工作人员的个人征信系统查询用户。 从处罚的第四条可以看出,厦门国际银行未按规定立即停用调离工作人员的个人征信系统查询用户,可能因此导致用户的个人征信泄露。 除对单位开出巨额罚单以外,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中关村支行行长等12名银行内部人员,因为对未经授权查询征信信息的违法行为负有责任,个人被处以1万至18万不等的罚款。 信用卡与支付产业研究专家董峥分析,一般除法院或者相关政府部门以外,只有银行金融机构在取得用户授权同意的情况下,银行金融机构才能在央行征信中心查询个人征信报告。而其它第三方未经授权进行查询的行为都是违法违规的。 据悉,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征信查询业务管理有标准的合规流程,通常是通过授权的方式,批准金融机构申请一定数量的征信查询账号;按照合规要求,征信系统接入的金融机构查询人员需要获取信贷用户(签字)授权后,登入央行的授权账户和密码才能查询。 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信贷业务人士表示,查询征信报告必须得到用户的授权。用户在办理信用卡申请、贷款申请及额度变化的时候,银行都会进行查询,而且在贷款期间也可能会查,主要是防止用户出现逾期,进行风险防控。 北京国舜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丁丁律师创始人林小建表示,银行在未取得信息主体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查询他人征信信息,违反了《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但是,法律规定可以不经同意查询的除外。征信机构不得违反前款规定提供个人信息。此外,不得用作约定以外的用途,不得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 银行泄露征信事件频发,谁该负责? 厦门国际银行违规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的事件并非偶然。今年2月,裁判文书网披露一则刑事裁定书显示,为寻找客户做贷款,某银行信贷部员工郑某斌等人联合某金融服务公司人员,违规私自查询获取公民征信。最终,5人均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至3年不等;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反馈,某地方性商业银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数量激增。经调查,涉事的异常查询用户为该行员工陈某,陈某将非本行客户个人信用报告2万余人次提供给一家网络贷款公司,造成用户信息泄露。 林小建表示,银行或业务人员违规查询个人征信,可以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如果用户信息泄露权益受损,信息主体可以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投诉,要求给予行政处罚。同时也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进行维权,要求赔偿。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四十条指出,具体违规方式包括: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因过失泄露信息;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者企业的信贷信息;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拒绝、阻碍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有上述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前信息滥用现象较为严重, 实际操作中不经授权采集信息、强制授权采用信息、一次授权终身使用信息等屡见不鲜, 而关于数据保护的立法目前较为滞后。 在聚投诉、黑猫投诉以及微博等平台上均有用户反映自己的个人征信报告被部分银行违规查询,在众多违规问题当中,未经授权被查询征信、借款结清后仍被查询征信、短期内频繁查询征信导致信用评估问题等较为集中。 个人征信频繁被查将影响贷款审批 不少用户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签过了《个人征信查询授权书》。只要用户办过信用卡、贷款买过房子、车子,现在甚至是网上点了某借款APP,金融机构都会要获得你的“征信查询授权书”来向央行征信数据库查询个人征信报告。 林先生最近为了申请信用卡打印了自己的个人征信报告,突然发现自己这两年来一直被某家股份制银行查询个人征信报告,两年累积达25次。在林先生提供的征信报告截图中,超过15条的查询记录的查询原因“贷后管理”,而其余的查询原因则为“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 林先生表示,印象中自己从未在这家银行办过贷款业务,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查询这么多次。自己曾在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办过贷款,但这两家银行也就查询一两次,不会像该股份制银行查询这么多次。由于征信查询次数过多,导致我在其他银行办理信用卡业务时直接被拒绝。 在聚投诉等平台,也有多人表示自己征信报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查询。刘先生在6月10日查询了个人的征信报告,却显示在2019年11月18日被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贷款审批为由进行征信查询。刘先生表示,自己从未在这家公司(或对应银行)涉及到的平台进行过贷款申请,也从来没有授权过(电子或纸质形式)该公司对征信信息进行查询,该征信查询记录可能影响其他银行对本人信用情况及还款能力的评估。请求微众银行消除本人的征信查询记录。 对征信查询问题的各种争议中,不少用户认为,频繁的个人征信报告查询,影响了其后期的信贷业务办理。 上述股份制银行信贷人员明确表示,如果征信报告查询次数过多,确实会影响贷款审批的结果,但每家银行的审批标准不一样,仅仅是出于一种风险的把控。 另一家城商行的信用卡业务经理也指出,如果用户的征信报告被其它银行频繁查询,可能会影响到用户是否能办理信用卡和贷款业务。银行在审核征信时,会重点关注贷款金额、放款机构、还款记录、逾期情况等,这些都是银行重点关注的内容。 董峥表示,所谓“贷后管理”主要是银行金融机构在放贷后查询客户的最新的征信情况,以判断用户是否有多头借贷,是否产生逾期、欠息、展期或借新还旧等情况,这属于银行的常规性操作。 该信用卡业务经理也强调,正常银行不会频繁查询用户征信报告,一般一个月不超过3次。如果自身用卡以及还款行为良好,对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过于频繁的“贷款管理”,可以打客服电话申诉,申请减少“贷款管理”的频率。 据悉,为了加强监管,现在央行对银行每个账户每次或一段时间内的查询数量是有限制的,超过上限就会被监控追查。
|